阮云丹,周章(华中科技大医院湖北襄阳)
摘要
目的
探讨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血便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
将80例盆腔肿瘤放疗后出现顽固性血便为主要症状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运用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进行保留灌肠,对照组运用云南白药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血便疗效满意,使用安全,方法简单有效。
蛇毒血凝酶;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放射性直肠炎;血便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DOI:10./j.issn.-..21.
文章编号:-()21--02
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以及直线加速器的广泛应用,放疗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期盆腔肿瘤患者。但在放疗的同时,其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而放射性直肠炎是常见的放疗并发症之一。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多发生在放射治疗1~2周,可有腹泻、里急后重、下腹痛或肛门坠痛、便血等症状。迟发性放射性直肠炎多于放疗结束后4个月~2年内发生,可出现便血,甚至直肠穿孔、组织纤维化。放射性直肠炎出血是放射治疗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5%~10%,病变时间长,症状易反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1]。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便血症状对提高盆腔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至关重要。目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并无特效药物或方法,总体疗效欠佳[2]。由此,我们采用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来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血便症状,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正在接受盆腔适形放疗的患者。男52例,女28例。宫颈癌12例,直肠癌54例,前列腺癌8例,膀胱癌6例。放疗均采用6MV-X线,放疗量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达46~60Gy[3]。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肛门指诊、X线检查确诊为放射性直肠炎。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坠痛伴里急后重、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等。全部病例均有中度至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为50g/L,均经止血、抗炎等对症静脉支持营养治疗15d。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当出现3~4级放射性直肠炎副反应时开始运用灌肠治疗。按照信封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灌肠治疗: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或右侧卧位,用16~18号肛管,插入肛门约10cm,以50ml注射器吸取药液缓慢推入。治疗组灌肠液取生理盐水ml+庆大霉素16万U+蛇毒血凝酶2U+云南白药0.5g+地塞米松5mg,混匀,温度37~38℃,予行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对照组运用生理盐水ml+庆大霉素16万U+云南白药0.5g+地塞米松5mg,混匀,温度37~38℃,予行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伴疼痛严重者可加入2%利多卡因5ml。灌肠结束后嘱患者左右转动身体,30min后采取俯卧位。并将肠内药液尽可能保留于肠道中。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2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目前放射性直肠炎疗效判定标准不一,现多以临床征象减轻及大便常规隐血化验或以直肠镜检查来判定疗效[4]。治愈:腹痛、里急后重和下坠感消失,肉眼血便消失,大便潜血(-),持续2周以上;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有效:腹痛消失,肉眼血便消失,有时排便前后有下坠感,但大便潜血(+)。结肠镜复查黏膜有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腹痛、里急后重和下坠感减轻,肉眼血便减轻,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n)组别n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对照组.5注:与对照组比较,*P<0.护理
2.1
心理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病程较长或持续少量出血而出现急躁、焦虑、绝望、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医护知识同患者及家属多沟通交流,接近患者,理解其感受,给予安慰,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这是放疗的副反应之一,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是可以控制好症状甚至治愈的,要给患者及家属治疗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
嘱患者进易消化吸收、刺激性小的食物,避免进食高纤维素及对肠道刺激大的饮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多因长期出血致贫血、甚至营养不良,可进高蛋白、易消化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减少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严重腹泻者需禁饮食,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2.3
肛周护理
盆腔放疗患者肛周皮肤也在放疗照射野内,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因大便习惯的改变肛周皮肤多为潮湿状态,这样极易引起肛周疾病的发生,如合并痔疮的患者会加重痔疮,肛裂患者疼痛加重不易愈合,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负担,因此盆腔放疗的患者肛周护理也是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必要措施。
放疗期间应保持阴部及肛周皮肤的干燥清洁,嘱患者穿宽松透气的内衣,减少局部摩擦并勤换内衣,以免皮肤破溃感染,放疗前有痔疮、肛裂等肛周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并加强对肛周皮肤黏膜的保护[5]。直肠炎患者行灌肠治疗时动作应轻柔,注意保护肛周黏膜,以免加重出血,增加患者痛苦。
2.4
支持治疗
患者病情加重时,根据病情向医生及时汇报,必要时暂停放疗,并予以全身抗炎、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如出血量多,贫血较重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讨论
蛇毒血凝酶是从蛇毒液中分离、精制而得的一种酶类止血剂,不含神经毒素及其他毒素。本药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能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3(PF3),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它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皮上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不激活血管内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ⅩⅢ),因此,它促进的由纤维蛋白Ⅰ单体形成的复合物,易在体内被降解而不致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云南白药主要成分是三七、麝香、草乌等,具有化瘀止血、活血镇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采用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结果发现采用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后,其血便、里急后重、肛门坠痛及腹痛症状消失的天数明显少于云南白药对照组,且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蛇毒血凝酶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出血,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临床实践中发现基础护理非常必要,特别是肛周护理避免继发感染的机会;心理护理为患者接受治疗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食护理为患者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必要的基础护理结合正确的治疗手段是治疗放射性不良反应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MiuraM,SasagawaI,KubotaY,etaEffectivehyperbaricoxygenationwithprostandinE1forradationcystitisandcolitisafterpelvicradiotherapy[J].IntUrolNephrol,,28(5):-.
[2]黄河,陆金根,曹永清.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9(9):-.
[3]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4]梁玉凤.中药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13(4):-.
[5]杨秀荣,郇新春,徐建伟.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8(7):-.本文编辑:姜立会-03-02收稿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nteecseating.com/zcyywzl/5726.html